您当前的位置 :
十年十述 ·专家观察④ | 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确保政治过硬、思想过硬、能力过硬
来源:非公有制企业杂志 | 作者:徐连林 | 发布时间: 2023-04-12 | 3169 次浏览 | 分享到:

十年十述 ·专家观察④ | 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确保政治过硬、思想过硬、能力过硬

来源:非公有制企业杂志 作者: 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副院长 徐连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基层党务工作者作为党建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党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只有不断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确保其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过硬,才能保证党的决策部署在基层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从现实来看,目前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气质性”“功能性”“结构性”问题。

“气质性”问题看,一些基层党务工作者“党味”不是很浓。表现在,政治站位不高,在政治理论学习过程中有走过场的现象,未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中缺乏深入思考,不能很好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作为党务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够强。

“功能性”问题看,一些基层党务工作者“能力”不是很强。表现在,在思想上对党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不认真钻研业务,不重视业务能力的锻炼培养,在工作中“啃老本”,难以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要求;还有一些党务工作者对党务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其游离于主业以外,在工作中“打游击”,不能深入研究如何将党务工作与中心工作相融合,等等

从“结构性”问题来看,一些基层党务工作者“韧劲”不是很足。表现在,有些基层单位对党务工作者的职级、编制、选拔等工作体制,仍然沿用着过去的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需要,导致有些地方基层党务干部年龄偏大,存在安置性、照顾性等现象;有些单位的党务工作者是兼职,不能集中精力钻研业务;有些单位的党务工作人员岗位变动频繁,后备接续力量不足,等等。

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要从三方面发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切实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首先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认识到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基层党组织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党的执政基础所在。党务工作者把党的部署、决策传达开来,同时又把基层的情况信息传输上去,是基层党建工作具体的落实者,他们推动着党的决策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各级党组织只有高度重视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尤其是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也呈现多元多变的新特点,新时代党组织如何充分发挥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基层党务工作者面临的时代课题。只有不断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者综合能力素养,具备做好“团结、斗争”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其次要从现代化的视野,不断完善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要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应按照党章要求,规范党组织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从制度设置上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的配置规范、明晰,这是发挥好党组织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应统筹规划,将党务干部和其他干部一同培养、选拔,按照相关制度要求配齐配强基层党务工作者。要进一步完善考评制度。要把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落在明处、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建立党务工作目标责任制,以数字化改革契机,对所有的基层党务工作实行量化、细化的目标管理,建立落实责任到人的岗位责任制,并根据考评结果对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中“年龄偏大、能力较弱、难以胜任”的干部做出适当的调整,解决好党务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根据基层党务工作的岗位实际合理设定具体工作目标,并明确奖惩标准,激发党务工作者的内在驱动力,对于优秀、表现突出的党务工作者在授予荣誉称号的同时,还应有相应的职级职务上的倾斜。

最后要从高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者的能力水平。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是基层党组织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基层党务工作者需要以“互联网+”的思维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适应和掌握新媒体手段,把党员信息动态、基层党建标准化台账等资源整合到信息平台上,将发展党员、“三会一课”等工作程序录入信息系统,提高日常工作的精细度,在标准的流程中规范自身的业务工作,增强党建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如何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充分融合,是基层党组织必须解决好的现实课题。需要不断加强顶层设计,通过理念创新、价值引导、载体创新等,探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让基层党务工作者快速掌握工作标准,提升业务水平,从而充分发挥各类党建活动的应有作用,避免因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组织水平、业务能力限制而使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何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学习效果,是基层党组织经常面临的现实难题。需要更加注重在培训中提高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的思想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可以通过“导师带徒”等多种方式,从整体上促进党务工作者的发展。可以采取工作对口、自主选择结对帮带的方式,制定党务工作者“师带徒”工作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明确帮教的对象、内容、措施、要求和考核标准,切实做到“授之以渔”,促使基层党务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总之,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决定性的作用。在选优配强基层党务干部的同时,必须不断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基层党务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能力上适应并胜任新时代新征程对基层党建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


理论思想库